这篇文章先整理一些学习与记忆的方法,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以后有看到比较好的方法再加进来。

平日工作中时常碰到有非技术的同学问我学习技术相关的技能的方法,或者向我表达对于技术类相关知识的复杂和难以理解。这篇文章就试着简单谈谈自己对学习新技能的理解,并分享一些学习与记忆的方法。

艾宾浩斯记忆曲

在学习之前先讲一下遗忘,因为遗忘是记忆最大的敌人,因此就不得不提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也被称为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1880年至1885年通过实验提出的理论,用于表述记忆中的中长期记忆的遗忘率的一种曲线。艾宾浩斯的实验表明,当人们学习新信息之后,遗忘也随之开始了,并且记忆会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但是如果定期复习这些信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记忆的消失,并且恢复记忆的强度会比最初学习时更高。

给自己一个目的

正如我在《如何继续成长》中提到的,“成长是需要动力的,动力的来源就是目标”。

同样地,无论是开展一个项目,还是学习一个技能,你肯定有想要学习的目的。如果还没有,那么停下来花点时间先给自己想一个。你想要学这个技能是为了干什么?如果你想不出来,或者这个目的很奇怪,那我劝你还是别学了,你大概率是在浪费时间,也坚持不了多久,还不如拿这个时间去干点其他事情。在错误的方向上用力,注定南辕北辙。

当你由衷地因为想要达成一个目的去学习的时候,枯燥的学习过程便被赋予了意义。恰好人是一种很喜欢追寻意义的智慧生物,因此当一件事有了意义,你就给自己建立了内生的驱动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把目的理解成适合自己精神层面的约束 = 自律,与外部约束 = 他律一样,如果在中途你想要放弃,它们会促使你回归正轨。

虽然跟“快速”学习没什么关系,但这是学习的底层保障,带着这样的目的学习,成功率肯定会成倍上升的。

如果给孩子、学生建立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树立适合他们的学习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他们自己意识到有用并且重要的。

有些父母十分致力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这一行为唯一能产生的作用就是给孩子创造精神压力和负担,效果也往往很差。

快速学习新技能

回到开头的场景,当一个非技术的同学通过一两次的会议或者 workshop 了解到技术相关的技能时,其实他所面对的一般来说已经是一个有过准备的技术人员所分享的内容,因此觉得难以理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究其原因,就是技术能力与他之前的知识没有形成足够的连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否有某项技能的基础。当你拥有一定关于这个新知识的理解之时,你就更容易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理解新知识。

但即使没有足够多的背景内容输入,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快速学习新知识。

边做边学

正统的教育模式大多采用重理论基础的扎实全面的方法,只在一些 workshop 实践课上才会使用边做边学(learning-by-doing)的方式。

但是对于快速学习技能,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而言,边做边学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编写程序、设计、手工制作等需要大量实操的领域。

以学习编程语言为例,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教程(不论是文字版还是视频版),都是通过手把手教你创建一个简单的迷你项目开始的。因为程序语言本身就是大量抽象的程序概念,对于没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仅通过阅读文档就能完成学习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上手完成项目,之后再逐渐扩展相关知识,等遇到问题再去搜索、查文档、问chatGPT解决。

这样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给我们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场景。我们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经历最多的就是一个个生活的场景,即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特定场景中完成某项任务。场景化是我们所熟悉,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因此当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和学习的内容一起被放置到这样一个个的场景当中,就如同去采摘树上的水果,我们之间便快速建立起了连接。换句话说就是,我用过了知识,知识和我有关系了。

另外,通过实践被拆分的迷你项目,我们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样的阶段性奖励可以快速帮助我们建立起自信心,激发后续学习的动力。

分解法

不仅仅是针对学习新技能,分解法是一种在任何问题处理场景中都可以使用的方法。也非常适合遇到陌生任务,以及进入崭新领域时。

分解法最简单好用的工具就是思维导图,或者更简单地通过有序或无序列表,即:

  • 列表
    • 有序列表
      1. 有序列表第一项
      2. 有序列表第二项
        1. 第二项子项1
        2. 第二项子项2
      3. 第三项
    • 无序列表
      • 无序子项目
      • 另一个无序子项目
  • 无序

因为存在缩进,视觉上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列表项目的树状层级关系。拆解的过程可以遵照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原则。树状结构中的任何两项之间互相独立,而整体的树状结构则是完全穷尽的,即所谓的“不重不漏”。

这也是我习惯用 markdown 写作的核心。这样的记录形式,其本质是一种思考的过程。你不需要担心字体、字号、颜色、行列间距、缩进等等排版的问题,并且输出的结果也存在简单易读的层次结构。

画外音:这个和程序代码的格式编写规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读者在查看文档、代码的时候,格式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约定(可能有更好的词)。相比于格式杂乱的内容和代码,读者不需要在脑子中再对结构进行一次整理,就能直接对核心内容进行摄入。这个过程也和人与人的沟通过程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有时候会形容一些人讲话没有逻辑,即看似话很密很快内容很多,但是关键性信息很少,我们需要首先进行一次信息筛选才能获取到核心内容,这样的沟通就会很累。而有些人讲话慢条斯理,但是逻辑、层次清晰,也知道用听众容易听懂的方式表达(比如举例子),这样的沟通可见是会非常高效的。

总之,当我们将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断拆解为更小的粒度,问题的复杂度也随之下降了。下次如果再碰到棘手的问题或项目。不妨先坐下来喝口水,然后把大问题写下来,再把它一层一层拆解开,最后再去一一想对应的解决办法。

另外这个过程最好在团队中,或者与他人一起进行。

复习加深印象

复习是伴随我们求学生涯的永恒主题。对于学习新技能来说,复习的核心是提炼出关键内容,抽象出核心概念,并尽可能多的去与现有的知识进行连接。

建立连接我认为可以理解成运用触类旁通的能力。当我们把新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连接之后,下次我们就更容易树藤摸瓜,通过已有知识联想到新的知识。就如同我们通过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人,我们可以备注是通过这个朋友认识的,那么就能够快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交谈的内容等等。

实践

另外,实践(并重复练习)也是复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论是新知识还是新技能,我们都可以通过实践来加深与我们的连接。对于新的知识,我们可以去做读书笔记、读后感,都是通过实践建立我们与知识的连接。对于新的技能,我们可以去实操、去应用、去搭建,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建立连接。

多角度学习

在我个人的读书生涯中,我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感知:一个相对晦涩的知识如果借由不同的人(或渠道,如视频)以不同的方式输入给我,那么我会更容易理解它。这一现象现在分析一下主要有三个点:

  1. 人的知识面不同,不同的人能给我提供更加全面的解读,避免了知识点的漏洞;
  2. 人的角度不同,我能够从不同的人身上找到更容易与自身建立连接的点,帮助理解与加深印象;
  3. 帮我多次复习

因此,当我们在学习时,也可以主动去寻找不同的视频教程、文档、解读,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了解知识点。

写在最后

思维本来就是网状的,甚至是多维网状的。随着摄入的信息增多,大脑中所建立的神经元连接对也就更多。这能直接导致我们的思维通路发生维度提升一般的增强。(所以我们要理解人年纪大了经常重复说相同的事情可能也是因为引导到相同事件的通路变多了,讲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想到某个印象很深的事情。)

而学习本身就如同是在享用他人,甚至是人类文明的研究成果,这难道不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因此,学不可以已,君子善假于物也。